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日本里山見學行-權座(GONZA)

        幾個颱風來來去去,連日大雨亂了大家的收割節奏(註1),八月下旬,混亂的收割季終告一個段落。小編也趁這時候,跟著國內一些實踐里山倡議(註2)的夥伴,一同到日本進行了一場里山見學行,而其中參訪了湖中孤島-權座(GONZA),是個必須以船舶方式往返孤島進行農耕的地方,期間經歷土地利用的改變、產業沒落,而後重新凝聚社區共識,並加以實踐,則讓我受益良多。


        本次見學行第四天上午,一行人驅車前往滋賀縣近江八幡市,參訪白王町權座水鄉保育協會,權座(GONZA)原為一淤積灘地,位於琵琶湖東側的西之湖內,而西之湖以長命江與琵琶湖連接。後經當地人民,圍堤開墾,逐漸形成的湖中孤島。先民為增加農地範圍,利用西之湖中的灘地開墾出很多個類似的小島,用以種植農作物,開啟半農半漁的生產模式,但因農人往返這些小島必須透過船舶,交通上的不便利,致使後來發展出填湖造陸的政策,多數的小島因造陸策略而消失,至今僅存權座這塊約2.5公頃的小島。
權座(GONZA)位置示意圖
(空照實景圖取自Google Maps)
       交通的不便加上生產規模的低落,這種獨特的孤島農作機制一度衰退,後經白王町當地居民、NGO團體、專家學者與公部門以工作坊形式多方討論,後來以白王町居民為主體,成立【權座水鄉保育協會】,盤點周邊資源,從新思考權座的保存與使用。


權座的里山保育策略

       權座生產模式的特殊性,是白王町當地居民共同的記憶,在盤點地方資源的過程當中,除地方耆老進行討論外,也邀請地方學生、婦女們進行討論,當地人認為他們所想創造的環境,是孩子們也認同、喜歡的環境。社區居民另組成【白王町集落農營組合】,針對權座水鄉保育協會討論的共識與方向,進行產業的振興與保育工作的實作,概可分為下列幾項:

      1.      權座地貌的保存
    人為開墾內陸湖小島,船舶載運農穫及機具,世代半農半漁的生產模式,放眼日本也是少有,目前被選定為「國家重要文化景觀」及「日本百大村落」。為保存權座的地貌,當地居民定期巡視修復權座周邊的堆石護岸,確保不會被湖水水波拍打侵蝕;另權座範圍內並無河流,為取得灌溉水源,設有類似我國傳統農具水龍骨車的足踏取水設施【註3】,也在保存的過程中被復舊,取代現代化抽水機的設置,除了保留傳統技法,不需使用石化能源,也十分環保。
傳統的堆石護岸,降低湖水對岸緣的淘刷
      2.      農產品的轉型與增值
    權座的傳統生產作物為水稻及部分旱作,後因生產規模較小及交通不便而一度蕭條,白王町集落農營組合在盤點社區資源的過程中,找到五十年前的水稻種源,最適合做吟釀,雖該品種不若現代農改技術的新種,有高產質的特性,但作為基因庫的保存價值卻很高,現在該品種重新在權座島上栽種,並命名為「滋賀渡船六號」水鄉米,並以減藥耕作方式。
【滋賀渡船六號】水鄉米復育區
                 
    而收成後的稻米,則提供當地酒廠「喜多酒造」,釀製成「權座‧吟釀」清酒販售,酒瓶上的酒標,則使用權座島上割除的蘆葦,製成的手抄紙印製,其中特別的是白王町集落農營組合及權座水鄉保育協會並未在清酒的販售中直接獲利,經詢問當地夥伴後得知,清酒的製作與販售,目的是為了增加權座的知名度,且保留滋賀渡船六號水稻的種源,但對於製酒過程的副產物酒粕,則取回由白王町當地婦女,利用在地蔬果,再製成醃菜食用或販售。
在地酒廠生產【權座‧吟釀】
製酒原料、酒標材料皆取自權座,
製酒過程的副產物也回饋社區
    【權座‧吟釀】品牌的價值是什麼?是商品的售價嗎?還是商品的利潤?我覺得是品牌背後的故事,社區獲得的只有賣米的收益嗎?他們覺得不止,權座獨特生產模式的復舊、滋賀渡船六號水稻種源的保存、社區婦女的參與、出外的年輕人因此回鄉,這才是他們看到價值。

      3.      魚道的設置
    在日本當地,每年五月份雨季期間,係湖中部分魚類的繁殖期,早年水圳農田林立時,這些魚類為減少卵及稚魚被其他大型魚類補食,會經由水圳游入農田繁殖,當稚魚長大後,始下溯回湖中棲息。但抽水設備的使用,阻斷了些魚類移動的機會,為保育這些魚類,當地居民在權座農田周邊設置魚梯,待雨季來臨,農田水位提高,作為魚類遷徙的廊道。

        4.      周邊水路的暢通與保持
    當地傳統的產業為半農半漁,湖岸周邊的農家,早年都會配備舢舨或小艇,往返農地住家之間,或進入湖中捕魚,所以對於水道的暢通一直十分注重,現今雖產業轉型,半農半漁的農戶減少,但當地現發展新興產業過程中,對於水路依舊需要暢通水路,另位確保長命川的排洪效果,對於兩側的岸緣入侵植物的移除,亦由當地白王町集落農營組合協助。

         5.      周邊林地的管理
    在白王町內的円山地區丘陵地,位於琵琶湖與西之湖之間,長命川貫穿其間,是白王町範圍內的淺山地形,當地居民除利用圍堤出來陸地進行耕種外,也取用円山地區的林木資源利用,現今對於林木資源需求雖然不若早年高,但為維持林地的更替,當地居民對於林地中,擴展較快的孟宗竹林整備,伐採下來的竹材,則利用在權座上,搭設巢箱、足踏取水設施、農舍等使用。
      
      另對於円山地區淺山地區的野生動物,進入山下農地取食產生的獸害問題,當地發展出在淺山與農地間,設置圈養近江牛的緩衝帶,區隔山地與農地的相連,降低獸害農損問題。
    
里山林整備,伐除的孟宗竹,製作成權座島上存放農機的農舍

6.      拓展城鄉交流的機會
    為了振興權座當地產業,權座水郷保育協會以在權座的農作生產,發展成不同的慶典及體驗型活動,增進城鄉交流,也促進地方經濟,如權座新酒的發表會;配合水鄉米種植發展的插秧、鋤草、收割活動、豐收感謝季;其他農作物如丹波黑豆的採收季;權座島堆石護岸修復活動等。都是現今每年辦理的相關活動,藉由大家參與活動的收費,回饋到權座的保育工作。

       另針對平日有意瞭解權座的民眾,權座水郷保育協會也提供權座地區的解說與交流服務,亦可安排小艇的登島及遊湖導覽。本次參訪及由協會成員在白王町當地的自治會館接待我們,讓我們瞭解權座的發展與轉變,之後也由協會成員駕駛小艇帶我們登上權座島,參觀「滋賀渡船六號」水鄉米的種植現況,並以船泊方式環權座島觀看四周地貌。


 他山之石

        權座,獨特的孤島農業或許是日本國內少有的聚落,但決不是唯一因生產結構改變而沒落的農村。但他們仍試著找出自己聚落的價值,並加以保存,在探討地方願景的討論過程,除地方耆老的加入外,也邀請青少年及婦女參與,希望創造出年輕人也期望的未來,因為唯有年輕人願意留下來,社區才有機會,所以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只家裡的男人站出來,年輕人也捲起衣袖,婦女們也走出家庭,當大家對地方有所共識後,這股力量是十分強勁的。
           
                 
      
【註1:今夏多雨的天氣,亂了大夥收割的節奏,請看晴天娃娃不夠用
【註2:大家在談論的里山倡議是什麼呢?請看為什麼要談「里山倡議」?
【註3:此次到權座參訪,正值權座稻作的結實期,並不需要使用足踏取水設施,由湖中取水
                   灌溉,有興趣的夥伴,可以參考youtube網友分享足踏み水車で水を揚げる2009 5                    31 0001